名次 球队 积分
  当前位置:主页 > 竞技中国 > 乒乓球 > 文章
   
现代乒乓球双反横板已成为主流
[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19日 14:11:24 [新闻来源] 未知 [阅读数]
 
  现代乒乓球双反横板已成为主流


乒乓球运动发展100多年以来,在国外一直是采用横板握法。1904年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忽然之间就被中国人改成了直拍握法。据说是因为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缘故,导致打乒乓球时用直拍握法更舒服。

 


 

直拍打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打法,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荣誉。从容国团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到中国第一个大满贯刘国梁,再到现役选手许昕、赵子豪,他们在传承直拍打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随着国际乒联的不断改革变化,乒乓球从38毫米增大到40毫米,再到40+,旋转和速度直线下降,直拍打法的前三板优势已不明显,相持中比照横板的劣势被放大,使直拍打法呈现没落态势。

中国乒乓球队男子方面许昕凭一己之力成为直拍最强捍卫者,还有赵子豪、薜飞等人在坚守直拍打法。国乒女队主力则清一色是横板选手,丁宁、刘诗雯、陈梦、朱雨玲、王曼昱、孙颖莎、陈幸同七个重点培养对象均为横板两面反胶打法。国家队张蔷是直板代表,但世界排名只有109位,还远远达不到捍卫直拍荣誉的程度。

 


 

那么在双面反胶横板打法已成为主流的今天,直拍打法的出路在哪里?很多乒乓球爱好者不禁要问还有学直拍或坚持直拍打法的必要吗?

要找到直拍打法的出路,必须知道直拍以前强在哪里,现在又弱在哪里。直拍以前强在前三板和台内小球的处理上,利用直拍手腕灵活的优势,在发球和接发球上占据主动。现代乒乓球发展,加大了乒乓球的体积使旋转和速度变慢,相应地减少了直拍在前三板的优势。随着横板接发球反手拧拉技术的普遍使用,使乒乓球由前三板控制与反控制,直接转为相持比拼实力阶段。这都使直拍在前三板的优势几乎消失殆尽。

直拍的弱势在反手、在相持。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直拍在发力方面没有横板充力。在横板反手与直拍反手相持时,直拍反手在没有横打的情况下是绝对下风,有横打的情况下也是略下风。另外,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相同臂展的情况下,横板选手比直拍选手护台面积更大,距离约差一厘米左右。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厘米,那可就是得分与失分的天壤之别。

 


 

从现代乒乓球发展来看,直拍仍然有其独特优势可以站在顶尖行列之中:

1、直拍拉球的线路更刁钻。由于握拍方式不同,直拍在拉球时基本上是接触球的侧后面,导致球飞行路线总是带有侧拐的成分,比横板拉球角度大,落台侧跳严重。在遍地横板选手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一位直拍选手,比赛时很难短时间适应过来。比如许昕对国外选手的胜率就非常高,其原因之一就是国外没有直拍选手来适应其打法。

2、直拍反手不弱。直拍横打技术可以说拯救了直板打法。王皓的反手直拍横打能拉、能拧、能弹,攻防自成体系。甚至王皓的反手可以强到与横拍选手的正手相抗衡而不落下风。许昕技改之后,反手由推挡改为全横打也解决了反手弱点,比赛成绩越来越好,多次战胜过马龙、樊振东等一流横板选手。这就证明直拍反手在运用横打之后,并不比横板反手弱,只是练得不够。如果都能像王皓一样从小练起,与横板反手会不相上下。

3、直拍在前三板还有优势。虽然横板在发球方面有瓦尔德内尔式握拍法,在接发球有反手拧拉,但是直拍在前三板处理还存在一定优势。特别是在摆短控制上,直拍的握拍法使得手指感觉更敏锐,更容易控制住球的高度和旋转。

 


 

综上所述,已经是直拍打法的选手或爱好者,不要勉强改为横板,应该改进技术增强直拍横打能力。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刚学球的小孩,如果将来身高可能超1.80米则可以学直拍,这样护台面积上和进攻力量上都不吃亏,而且直拍的稀少性决定他的比赛胜率会更高。如果将来身高在1.70米左右还是学横板更保险一些。

 
 
    相关新闻
  ·日本乒乓球主教练马场美香的专访  
  ·中国的乒乓球能越过太平洋,打到美国吗?  
  ·乒乓球天才为中国赢下金牌  
  ·李宁与乒乓球世界冠军对战大汗淋漓  
  ·日本乒乓球全国锦标赛女单第2轮  
  推荐新闻
         
  · 2019中国乒乓球公开赛赛程  
  · 2019乒乓球世锦赛中国队完整名  
  · 2020女子、男子乒乓球世界杯赛  
  · 2019年12月乒乓球男单世界排名  
  · 媒体:2019乒乓球澳公赛好戏连  
  · 中国乒乓球退役运动员姚俊羽  
  · 从小接触乒乓球的王曼昱,不  
  · 八月份乒乓球男单排名公布  
  · 乒乓球世界冠军数量排名  
  · 打乒乓球不是只为了拿冠军!  
         


Copyright@1991-2026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体育日报 ※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39505号 联系邮箱:4600860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