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球队 积分
  当前位置:主页 > 竞技中国 > 棋牌 > 文章
   
棋手战鹰B站4个月涨粉百万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13日 11:34:29 [新闻来源] 未知 [阅读数]
 
  棋手战鹰B站4个月涨粉百万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兔年第一期共同体,关注传统国粹、琴棋书画中的“棋”——围棋。在大众印象中,围棋莫测高深、仙风道骨,似乎是一项“远离凡俗”的运动。但近年来,一批围棋选手以网络主播的形式,赢得网友大量关注。其中二段棋手战鹰从2022年10月在哔哩哔哩(B站)上的5万粉丝飙升到如今超过94万粉丝,增粉率1780%,令战鹰一跃为B站热门主播。
 
围棋选手“主播化”,是否为围棋运动打开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月3日,第106期节目讨论围棋如何在“主播时代”更加走近大众。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张闻,聂卫平围棋道场CEO赵哲伦,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文字精华摘录。
 
围棋主播“整活”风
 
张闻:2016年,知乎网友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都鲜有围棋主播。六年后,这个问题似乎不再成立。2022年,围棋主播全面崛起。二段棋手战鹰在2022年年底跻身哔哩哔哩(B站)“千舰名人堂”,九段棋手连笑2022年底跨年夜狂砍2600个舰长,柯洁直播切片播放量频频过百万……围棋选手以主播形式收获人气,但蜂拥而来的网友,好像更关注主播的“整活”。
 
我印象中围棋直播的内容是一边下围棋、一边向观众拆解战局。但为什么现时走红的主播被称为“整活”?
 
赵哲伦:传统的围棋直播形式,的确是像主持人说的那样。镜头对准一个棋盘,两名高水平棋手作为主持,根据比赛情况在棋盘上摆棋,然后加以分析。但近期走红的网络主播,除了下棋之外,还有一些个人日常的分享,让观众感受到棋手日常生活的样子。这种模式将棋手从大众刻板印象中的“高高在上”,拉回到一个“接地气”的位置,很能吸引眼球。在直播环节中一些比较奔放的分享形式,就成为网友口中的“整活”。
 
 
 
战鹰在B站粉丝达到94万
 
罗冉峰:对于现在围棋主播的直播间气氛,有人这样形容:“聊的是围棋,但聊的好像又不是围棋。”这句话的意思是,主播的切入点确实是围棋,不管是主播本身是棋手,还是直播间的内容以下棋为主要内容。但观众关注的,不一定是主播的棋下得好不好,或者他们讲解的围棋知识是否专业。观众感兴趣的可能是主播下棋时一些有意思的的表情、神态、动作,主播也可能会迎合观众的娱乐要求,譬如在镜头前唱歌,或者天南地北地聊一些围棋以外的话题。当直播间比较多地加入娱乐性内容、通过创造一些嬉笑怒骂的氛围来吸引注意力时,就被形容为“整活”。
 
赵哲伦: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柯洁、连笑、战鹰,都是我们聂卫平围棋道场培养过的棋手。他们现在在B站很火,有助于重塑大众尤其年轻人对围棋的认知。B站的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可能会觉得围棋是一项古老、传统的运动,没太多娱乐性的内容。然而通过柯洁他们的转播,他们会认识到柯洁等职业棋手本身也非常活泼,从而反映出围棋并不是一项很刻板的运动。
 
赢棋才有奖金
 
张闻:所以其实这些职业棋手,通过参与网络主播活动,丰富了他们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立体形象。他们所展示的围棋运动,也更加生动。
 
赵哲伦:现在是大众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提到的三位棋手,都是优秀乃至顶尖的职业棋手,他们在担任主播的过程中,始终怀着宣传围棋的目的。而整个围棋界,也在适应这种娱乐化的传播方式。就我们看来,这确实也是一种扩大围棋宣传面的方式。通过这些主播比较幽默诙谐的动态,大家会发现原来围棋可以这么好玩、棋手可以这么搞笑,并不像印象中那么枯燥或者困难,继而产生本人尝试一下围棋的念头。
 
张闻:我想到的第一位形象立体起来的棋手,正是聂卫平老师。现在的这批棋手通过主播这个娱乐化切点增加影响力之后,是不是收入结构会有一些变化?
 
赵哲伦:常规来说,头部棋手的收入包括年薪、比赛奖金和商务合作。年薪就是棋手效力的俱乐部发的常规薪酬。国内的围棋有完整的职业赛事体系,最高等级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对标于中超、CBA,有主客场、有转会机制、有升降级。围甲以下有围乙、围丙等不同级别赛事。
 
 
 
聂卫平指导围甲选手
 
比赛奖金是指棋手赢得一盘棋——包括围甲和其他围棋比赛——的奖金。围棋界的惯例是,赢棋才能获得奖金。所以棋手的收入水平是按实力说话。赢棋多、竞技巅峰保持时间长,收入回报就多。像柯洁赢一盘棋可能奖金有20万元,但输棋就分文未得。要注意的是,围棋是一定会分胜负的,所以一定会有棋手获得胜利奖金。
 
整体来说,如果棋手的收入只有工资、胜率不高,那么他的收入水平可能只是略为高于大众平均收入水平。奖金才是增加收入的关键。然后成为最顶尖的一批选手后,棋手像其他运动员一样获得商业合作的机遇,就有商业合作收入了。至于当围棋主播成为网络红人,可以靠平台分成增加收入,这类似于比赛奖金,是棋手自食其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网友青睐而得到的收入。又或者主播可以带货获得收入,这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商业合作。
 
围棋文化进入“小破圈”周期
 
张闻:棋手通过成为“网红”而增加收入,会不会影响他们对竞技本职的追求。
 
赵哲伦:我自己也是职业棋手。我觉得职业棋手都有一个宣传围棋的“初心”。现在有了各种网络平台去让更多人认识围棋,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方便大众意识到,围棋其实没有那么难、入门很简单,大家都可以学一点围棋,围棋对一个人的智力开发、价值观塑造等都有益处。我们也看到,像柯洁现在还在上大学,在学业和竞技方面的精力分配做得不错。去当主播普及围棋,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张闻:说到普及围棋,目前围棋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大致如何?从培训角度来说,是不是培训对象以未成年群体为主?
 
赵哲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围棋爱好者大概两三千万,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国内接触围棋的儿童青少年大概能达到两三百万人。将围棋运动、围棋文化进一步推向社会、推向青少年是围棋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事业方向。4-12岁的少年儿童是我们围棋教育市场的学员主力。孩子刚接触围棋时,围棋是一种教育工具,用来陶冶情操、开发脑力。将围棋培养的素质能力迁移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将助力孩子更好地胜任未来。日后,围棋可以成为终身爱好,孩子们学业忙了、长大后工作忙了,就先做好自己的主业,平时的休闲时间再找机会下围棋,让围棋成为智慧成长、美好生活的调剂。
 
 
聂卫平围棋道场为很多小棋迷开启感悟围棋智慧之门
 
张闻:在“主播风”之前,围棋关注度扩大的其中一个诱因似乎是人工智能介入。各种“人机大战”引起很多讨论。
 
赵哲伦:围棋的热度存在周期性。最早是聂卫平老师参加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时期,大概在1985-1988年期间,围棋可以说真真切切地破圈了。主持人提到当年柯洁与AlphaGo在乌镇大战,是另一次破圈。这场比赛可以说是为围棋而设的“公关宣传”,让大家意识到围棋代表人类智力游戏巅峰的深度意义,认识到围棋原来是中国发明的。这场比赛呈现了围棋的价值,也呈现了人工智能的价值。
 
过去三年疫情时期,在我理解也是一个围棋推广的小周期。虽然线下赛事受到影响,但围棋比赛可以移到线上继续传播。这个时期大家对线上娱乐方式的需求大幅提升,围棋因兼具文艺、竞技的属性,成为其中一种选择,得到了更多关注。所以几位围棋主播也在这段时间有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聂卫平围棋道场也有在抖音开账号,叫“职业围棋研修会”,直播节目最高能达到同时在线1万人,可以说效果对我们来说有点不可思议,让我们感受到围棋仍在破圈。当今“围棋+”的时代,围棋大众化需要更丰富的呈现方式,我们聂卫平围棋道场也一直在做多角度的探索和尝试。
 
轻量化时代拥抱新传播手段
 
张闻:冉峰,从非围棋界的局外人角度来说,您怎样看AI、主播等等技术或模式对围棋带来的影响?
 
罗冉峰:新的技术带来一种商业模式改变的机遇。这些棋手主播已经感受到这一点,他们的收入结构已经在“年薪+奖金+合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通过粉丝变现的模式。这是因为传播技术、模式升级,棋手才有了一个个人生产内容的渠道,有了当主播的可能。
 
而当说到传播模式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其实很容易发现,受影响的不是某个单独项目,而是整个体育界都在应对这种变化。比较典型的两个其他项目的例子。近期很多人在讨论西班牙足球明星皮克创立的“国王联赛”。这项赛事以七人制足球形式举行,很多规则都与传统十一人制足球不同,当中加了“抽卡”改变规则细节的元素。所有的改动,其实目标都是将相对臃肿沉重的传统90分钟足球比赛轻量化,打造一种快节奏、充满富有冲击力动作的足球运动场景。
 
另一个例子是高尔夫。沙特阿拉伯资本在2022年推动了LIV巡回赛的成立,相对于传统高尔夫比赛只在1号洞和10号洞开球,LIV比赛在全场18个球洞同时开球,以压缩比赛时间继而压缩转播时间,将赛事以更紧凑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同时高尔夫界的另一大势力美巡赛,也在研究创立“体育场高尔夫”,这同样是“做减法”,将高尔夫场地从总开球距离 几千米的球场压缩为体育场里进行。
 
围棋现在的变化也是同样道理。赵总提及了大众所认为的围棋一些比较深层厚重的东西,现在由优秀棋手、优秀主播们以一种更风趣幽默的形式呈现,有利于更快地拉近当代消费者或受众的关注。其实围棋、足球、高尔夫都有围绕战术和运动哲学而展开的深刻学问,但在轻量化推广的过程中,大家并非一开始就要寻找什么意义。从娱乐化方向给大众提供接触机会,加速新用户群体的成长,运动项目就有了相对这个时代来说更广阔的长远发展空间。
 
 
 
B站上柯洁相关内容颇受欢迎,
 
不乏百万级别播放量的视频
 
赵哲伦:每个项目其实都在尝试降低门槛,然后增加一些不确定性,给刚上手的新人、小白带来一种体验新运动过程中的感官刺激。事实上我们现在也在努力科普,围棋本身的规则很简单,两分钟内就能学会规则、开始一盘对弈。然后新人从零开始学习一两个月,也能开始看懂围棋比赛中选手下的每步棋的意思。
 
简单入门后,围棋爱好者将逐渐感受到围棋的大千世界变化无穷。围棋有一个别称叫“手谈”,用手谈话,相当于通过下棋对弈双方可以了解彼此的性格。是保守?是激进?是谨小慎微?是大开大合?这种从智力游戏延伸出来的微妙体验,都是围棋的魅力所在。
 
张闻:假如正在收听节目的听众朋友目前仍是一位围棋门外汉,也许您听完赵总的分享,对这项东方智慧游戏的兴趣会增加几分。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期节目,再次认识到,无论AI还是传播手段,我们的生活、我们喜欢的体育项目都在不断地被新的技术所介入。用一种开放性心态看待这种介入,也许就是这些项目保持生机的关键所在。感谢两位作客本期节目。我们下期见。
 
 
    相关新闻
  ·王天一:“五羊杯”是棋手心中的殿堂  
  ·2022中国围棋棋手等级分盘点  
  ·象棋界那些因棋力不够而饱受质疑的棋手  
  ·棋手战鹰,B站直播天降紫微星  
  ·“王郑十番棋”取消引发棋手主办方骂战  
  推荐新闻
         
  · 中国象棋中的两个为什么:为  
  · 象棋大师孙浩宇“踢馆”深圳  
  · 要从象棋看中西历史差异  
  · 象棋12岁天才双杀全国冠军,全  
  · 象棋特级大师妙用盘外招,绝  
  · 国际象棋的四种等级称号  
  · 世界上最厉害的象棋软件输了  
  · 2019-2020冬春全国业余围棋赛事  
  · 儿童围棋公开赛已报名单公示  
  · 揭秘巴萨新帅:高智商的国际  
         


Copyright@1991-2026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体育日报 ※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39505号 联系邮箱:3755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