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球队 积分
  当前位置:主页 > 竞技中国 > 田径 > 文章
   
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悲剧本可避免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28日 09:22:51 [新闻来源] 未知 [阅读数]
 
  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悲剧本可避免

一场仅有172位选手参与的100公里越野赛夺走21位选手生命的悲剧震惊世人!

这些天我每看一篇相关的文章,每瞅一眼赛事中选手的视频,每浏览一条网友的留言,总会在心底涌起几丝悲凉,时常伴随着痛惜的泪水。

这些天,我们在媒体看到有很多对赛事筹办和运营细节的追问,有不少幸存者亲身经历的或沉痛或温暖的回忆,有几位行内专家精深而专业的解读。这些文字和影像,带给我们无比的愤懑、无尽的悲伤。或许再过多少年,这些此刻触动我们心弦的感伤、愁绪都难以逝去。

在这个越野圈悲戚的至暗时刻,我们必须谴责一些人和机构,我们必须感谢朱克铭这样见义勇为的牧羊人,我们必须反思赛事运营机构有意无意的一系列疏漏,我们必须正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轻忽和失职。

这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也是一场注定将改写中国越野赛事历史的悲剧。

调查,追责,善后,反思,警醒,整改。这是悲剧事件之后我们合乎逻辑的行动,各有关方面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场悲剧的善后处理、责任追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更是对今后相关赛事做出了严肃的定调,那就是“积极改进”。这场悲剧,应该成为中国越野赛事规范、科学、专业管理的一个起点和契机!

然而,最令我和很多跑友们、越野圈好友们大惑不解和无法忍受的是:有些人生造出一些哗众取宠的奇谈怪论,有些机构炮制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荒唐做法,部分言论和些许做法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在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发生后,我们在悲痛中理性处理善后事宜的过程中,却有一批闹剧出来抢戏,令人情何以堪?

先来说几个蹭热点和抢戏的奇谈怪论。

一是马拉松不是群众可以跑的,那是专业运动员的事。

说这种话的人有没有看到世界范围内的马拉松热潮?世界上有多少普通人积极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我们国家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是不是参与马拉松赛事的普通人足够多?

如果按照14亿人口的大数计算,我们2019年有64.47万人完成半马赛事,26.22万多人完成全马赛事,也就是说一万人中平均46人完成半马,19人完成全马,合起来只有万分之65。这个比例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都是差距很大的。以美国为例,2013-2016年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数分别在54.1、55、50.9、50.7万,以美国3亿人口计算,大体是一万人中平均169-183人完成全马,是我们的九倍左右。

根据2019年3月对9600个13岁以上韩国居民的面访结果显示,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韩国人数比例较均衡,13-18岁、19-29岁、30-39岁的比例均为4%,40-49岁、50-59岁的比例同为3%,超过60岁的比例也有2%。按照这个调研结果,大约3%的韩国国民参与了马拉松比赛,比美国的1.69%-1.83%还高。

2016-2020年参与跑步的德国人比例更高,经常跑步的人口比例高达5.22%-5.65%,这个数字显著高于中国。

根据美国2020年《户外活动参与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2019年间,美国最流行的户外活动排名最高的就是路跑和越野活动,其中2019年就有6101万人参与,占全国总人口的18%以上,参与人数明显超出徒步、山地自行车和房车露营等活动。

如果我们还是地球的一员,我们就不能把喜爱跑步和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中国百姓视为另类,因为这是世界上太多人日常的生活内容,更是越来越多中国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马拉松和越野赛应该进行大幅削减,不宜太多。

毋庸置疑,我国的马拉松赛事、其他路跑赛事和越野赛事这些年增加较快,但总体数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我们到2019年才有800人以上路跑和300人以上越野赛事1828场,这个数字比2016年的美国路跑赛事都有极其显著的差距。数据表明,美国2016年的路跑赛事多达30400场(不包括越野赛事)。包括5公里17000场、8公里1200场、10公里4200场、半马2800场、全马1100场、其他距离路跑赛事4100场。

而在“你对何种距离的跑步赛事最感兴趣”这一提问的回答中,美国人选择半马、 10 公里、 5 公里、全马的比例居然分别达到 75% 、 56% 、 56% 、 41% 。值得注意的是,发出普通人不适合跑马拉松论调的那位,可能想不到选择全马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选择 8 公里、 12 公里、 15 公里、 10 英里、 20 公里、 25 公里、 30 公里赛事的人数比例。当然,选择超马和越野的人数比例分别是 10% 和 5% ,也不能说是凤毛麟角。

还有一个数据颇能说明问题。 2018 年里美国不同年龄段人群参与跑步的比例显示: 18-29 岁、 30-49 岁、 50-64 岁分别为 24% 、 20% 、 10% ,说明跑步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有一定的热度。

为何我们不能说中国路跑和越野赛事太多呢?

除了和美国等国家的比较之外,我们还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已经制定了2035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体育产业,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巨大的短板。中国2019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是11248亿人民币,其中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加值分别只有122.3亿元、831.9亿元,分别占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的1.1%、7.4%,这是一组极其尴尬和不正常的数据。因为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和主导产业,这两个产业发展不起来,仅靠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场馆建筑和运营等第二产业属性的子产业来支撑,始终是难以真正成长起来的,更会因为结构不合理而难以实现持续的进步和增长。

换句话说,老百姓不参与体育活动,选手们不参与比赛,观众们不观赏体育赛事,我们怎么去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兴盛?体育产业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产业,没有足够多人口的健身、观赏、竞技,哪来的体育用品和器材生产?哪来的体育教育和培训,哪来的体育中介和经纪?又靠什么支撑体育赞助和体育策划?对于体育来说,先有生活,然后才会有生意,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但是又难以逾越的铁律。方兴未艾的休闲城市、活力城市、健康城市、体育城市这一系列的中国城市目标中,如果没有体育爱好者,那会是什么样吗?

可以说,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从我国自身发展趋势和制定的远景目标来衡量,中国的路跑和越野赛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当然,这几年快速发展带来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少数地方政府和赛事运营机构缺乏足够的清醒判断和专业能力,盲目跟风地上马了部分并不规范的赛事。这与我们快速增长的市场带来的刺激有关,也与有关行业协会的管理一时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有关。

当下,最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必须按照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完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和行业协会出台的举办和组织赛事的技术标准来认真审核、把关、监管赛事。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对赛事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救援和救护人员和资源配备、通信和消防设施配置等均应该认真审核、严格检查、及时督促。而面对迅速增长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热潮和运营机构的办赛需求,相关的运动项目协会应该及时研究和出台专业的技术手册或业务指南,从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高度引导相关赛事机构树立科学、专业的办赛意识和实际能力,教育和引导广大跑者和越野爱好者科学评估身心状况、持续提升训练水平,理性评估竞技能力,积极应对参赛风险。

笔者在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过程中就有一个十分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国际奥委会在对申办城市进行考核和评估过程中,高度重视赛事主办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包括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主办城市也竭力向国际奥委会证明自身是个很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无风险的选择。我把这种管理和服务体系概括为支持系统、支柱系统、支撑系统,直接可以从申办报告的目录中体现出来。

支持体系是宏观和整体上对赛事的关照,包括: 主办者对赛事的设想和目标、政府有关机构的支持和民意的支持率、本国的法律制度如何支持赛事、赛事可持续性如何体现、赛事的财政保障如何、赛事如何进行市场营销。 支柱体系是赛事具体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运动项目设置和场馆布局、残奥会的安排、运动员住宿的安排等。 而支撑体系则是赛事运行过程中专业性更强的保障,包括安全、安保、医疗、住宿(除运动员住宿以外)、交通、媒体宣传和媒体服务等。

而从冬奥会的业务口(其中有专门的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更可以看出,一项综合性大赛的完成需要多领域和部门全方位的协同配合。可以说:奥运会几乎是和平时期人类最复杂的社会文化活动,高度复杂和高度专业。更难得的是,国际奥委会针对这些业务口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手册和指南文本,并且定期进行更新。目前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和冬奥会组委会推行的信息和知识管理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更是将组委会视为学习型、专业化、国际性组织,号召组委会通过全员的不断学习提升办赛水平,北京冬奥组委的做法也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赞誉。

如果我们的越野赛事组织标准能细化到这个程度并且严格执行和监督,怎么会发生一系列由于管理疏忽导致的悲剧呢?

再看看几个极端做法:

一是决然将本地马拉松和越野赛事全部暂停。

这里笔者就不点名了。有些地方政府或体育部门、办赛机构在整改的思维和躲避风头的观念指导下,在不明所以中就直接叫停了比赛,不管是不是做了预案和风险评估,也不管赛事的风险是否足够高,反正先停赛再说,少数5公里或10公里、半马赛事也来凑热闹,直接停赛。一百公里越野赛事运营管理不当导致的悲剧却要叫停城市马拉松甚至某单位的半马赛事,这明智吗?合乎逻辑吗?过去曾经发生一个学生在寝室里不小心点蜡烛烧毁蚊帐引发火灾,然后多地学校就要拆除所有学生寝室的蚊帐,这是什么逻辑?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甚至给自身带来一系列后续的难题。暂时的冷却也许需要,但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自己的责任推卸掉,显然有自私和懒政之嫌。

二是直接宣布取消或延迟已经完全结束报名的赛事。

有些赛事正在进行中,直接找个理由宣布停赛。有些赛事即将开赛,一看情况直接宣布取消或延迟。其中有些赛事本来已经延期几次,弄得参赛者无所适从。这种做法同样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责任强化和专业预防、应急准备等将风险降到最低。停赛或推迟赛事直接被遏制和影响、干扰的是普通越野跑者,实际上主要责任和最大责任的承担者是赛事主办者和组织者、运营方。地方政府和运营机构不经过调研和分析就停赛,有何法规或现实依据?如果一个赛事做好了必要的风险方案和应对策略,物质、设施、人员、布局等均到位,凭什么不能如期举办呢?对于已经报名完毕的赛事来说,取消赛事带来的机票、住宿、酒店、报名等费用往往不是小数目,显然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或难以预期的麻烦,最终得不偿失,甚至损人不利己。

三是彻底撕毁各方已经签署完毕的有效合同。

有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和相关赛事机构签署了合同,在矫枉过正的心态下惊吓万分,直接单方面撕毁合同,宣布赛事取消。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看似果断,实则武断乃至莽撞,失去了基本的辩证思维和专业精神。如果能好好切一刀,划定一个可操作的科学标准,何至于此?比如按照相关赛事组织的标准逐一审视办赛机构的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是比直接撕毁合同来得更理性和有序吗?带来的后续纠纷不是更少吗?

关于此次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的悲剧事件的调查还未结束,我们确实需要冷静下来反思和警醒,但不该盲目地、一味地一禁了之和武断地取消或推迟赛事,而应该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去“积极改进”!

某些无厘头、不负责、非理性的闹剧可以收场了!

 
 
    相关新闻
  ·白银越野赛遇难者梁晶落葬  
  ·商家竟利用白银越野马拉松事故图片当广告  
  ·黄河石林越野赛事故的思考  
  ·甘肃夺命马拉松11名遇难者确认  
  ·黄河石林越野救援幕后  
  推荐新闻
         
  · 你知道田径中pb WL MR是什么意思  
  · 足彩比分直播胜负彩比分:2  
  · 田径比赛中为什么要用蹲踞式  
  · 安顺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开幕  
  · 中国15岁百米天才横空出世!  
  · 女子田径冠军被判“生物学上  
  · 为什么叫她“地表最性感田径  
  · 2020世界田径重点赛程一览看这  
  · 田径传奇马家军的陨落:队长  
  · 中国又一田径天才诞生!比同  
         


Copyright@1991-2026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体育日报 ※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39505号 联系邮箱:3755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