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球队 积分
  当前位置:主页 > 竞技中国 > 田径 > 文章
   
跑步勿“攀比”,我们跑步是为了健康!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11日 15:57:25 [新闻来源] 未知 [阅读数]
 
  跑步勿“攀比”,我们跑步是为了健康!

  一周一马,奖牌堆成山,月跑量过500公里、破800公里、拼1000公里,成为业余跑步大神炫耀的资本,让更多跑步小白跃跃欲试,没有任何跑步基础,就把第一个跑步目标设定在“全马”,更有甚者,把自己没跑过全马当做一件很丢人的事。

  明明跑步还不到半年时间,就开始狂刷“全马、越野”,甚至一周一马,两周一越野。让许多专业选手也感到“惧怕”和“震惊”。

  正是因为这些不理智的吹捧,影响了大家正确的认知,每个人都发了疯地去比赛,去挑战。其实,这样频繁参加“全马”,“拼命”冲击“半马”真应该批评,而不应该鼓励!

  完成全马,并不简单

  健康完赛难度高

  全马的距离是42.195公里,这可不是一点点的距离,对于运动基础薄弱的人,即使走完42.195,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全程奔跑。

  在专业运动员队,马拉松运动员是用来仰视的,这足以看出专业运动员对马拉松这个项目的艰难程度的认可和敬畏。

  而且30公里左右是人体承受运动总量的一个极限点,如果是刚开始跑步的初级跑友(包括训练水平不够的跑友),到达这个点时,无论是比赛强度带来的消耗,还是生理、心理带来的刺激都会出现一系列消极的反应,让你难以健康完赛。所以,要想健健康康跑完全马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更纯粹的耐力的项目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长距离耐力项目,限制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因素主要是运动员能源物质的储备、氧化脂肪酸供能能力、调节体温的能力、肌肉及承受脱水的能力等。

  无论跑全马还是半马、10000米、5000米,都是类似的运动形式和能量代谢方式(有氧代谢为主)。5000米、10000米、半马要求更多的速度能力、耐乳酸能力、力量和爆发力等。

  但全马因为距离超长,更考验纯粹的体能储备、抗折腾能力,以及训练和比赛经验,对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和素质要求非常高,某一个细节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影响比赛的最终结果。

  

  对身体刺激比较大

  当运动员进行到超过30公里以上的距离时,会出现运动极限点,极限点或多或少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包括肌肉、神经、内分泌、呼吸和循环系统都会受到一定损伤。

  比如产生大量自由基,对心血管和肌肉都有一定的弊端。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一年最多也就跑1~2场全马比赛,训练课的最长距离不过只有30-35公里(不轻易触摸极限点)。

  

  为何能力越强的运动员参赛越少?

  比赛强度大

  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不像很多业余跑友抱着完赛的心态,他们对成绩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专业运动员的全马不仅是一场长距离比赛,也是一场高强度比赛。

  以世界最高水平之一的柏林马拉松为例,每年的比赛,男子第一集团的配速大多在2:50-2:55/km之间,后程发力阶段还能跑出每公里2:46左右的配速(相当于男子15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的速度)。而他们的乳酸阈速度也在2:44/km左右。

  只有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和训练非常系统的高水平业余跑友,才能做到以这样的高强度跑完全马。高水平同时也意味着身体潜能被发挥到极致。

  从这个角度讲,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跑一个全马比普通业余跑友更累。他们宁可不跑、退赛,也不要为了完赛而参赛。

  

  需要足够长的备赛周期

  正因为全马的高负荷特点,导致它的准备和恢复周期很长。较长的准备周期,有时候可能与其它赛事冲突,必须做出取舍;

  也意味着如果频繁参赛,就没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训练,甚至没有时间来恢复。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马拉松比赛中很少看到国内专业选手参赛的主要原因。

  

  人类首位马拉松破二选手、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基普乔格,自2013年转战路跑后,每年只跑两个全马。2017年为了准备第一次破二行动,毅然放弃下半年的柏林马拉松。虽未能成功打破2小时,但2小时00分25秒的佳绩仍具有历史意义。

  

  2019年基普乔格再次挑战破二,同样放弃了2019年柏林马拉松,这次他成功突破人类极限,创造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成为历史最快。

  如此大牌的选手依然在高质量的控制着自己的参赛数量,其中原因大家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为何不提倡业余跑友频繁参加全马?

  首先,容易出现过度疲劳、过度训练。冲击30公里的运动量极限点,造成的身体损伤恢复更慢。

  如果频繁冲击这个极限,没有足够的余地来恢复、调整,那么疲劳就会积累,长期下去就可能引起身体状况变差、运动能力反而不断下降。还有可能出现消极、厌跑情绪,不再对跑步有长久的热情。

  

  第二,训练不系统。上面已经提到,全马的准备和恢复周期很长如果频繁参赛,一年整个十几场全马,那么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比赛阶段,很难保证一段没有比赛、能静下心来训练的准备阶段。

  而恰恰是这样的准备阶段,才是对水平提高最重要的。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员,每年必须要有7~9个月相对系统、连贯的准备周期训练,才能最大程度收到训练效果。

  

  马拉松不是让人盲目地去挑战的,马拉松的存在不是用来证明人类意志力和身体有多强大,她其实是给了你完美自己的机会。频繁参赛特别是频繁跑全马,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不利于水平提高和PB梦想实现。

  当你完赛之时,你要想到你的完赛、你的成绩是马拉松温柔的接纳了你,是你的虔诚、执着、严谨、努力感动了她!
人生路漫漫,何止马拉松!希望大家能够“多训练、少比赛”,厚积薄发,切莫抱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去搏一场又一场所谓马拉松的“胜利”。

 
 
    相关新闻
  ·A喜欢跑步的人,有3件事要注意  
  ·因跑步成为全球最性感运动员!  
  ·学会正确的跑步,跑步王者就是你  
  ·夏日跑步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国“最快00后”站上领奖台,跑赢了苏炳添  
  推荐新闻
         
  · 足彩比分直播胜负彩比分:2  
  · 田径比赛中为什么要用蹲踞式  
  · 安顺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开幕  
  · 中国15岁百米天才横空出世!  
  · 你知道田径中pb WL MR是什么意思  
  · 2020世界田径重点赛程一览看这  
  · 女子田径冠军被判“生物学上  
  · 为什么叫她“地表最性感田径  
  · 中国又一田径天才诞生!比同  
  · 军人运动会2019奖牌榜:奥运会  
         


Copyright@1991-2026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体育日报 ※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39505号 联系邮箱:460086050@qq.com